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MWh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正式投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论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以贺信,为新时代科考工作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二次青藏科考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为根本遵循,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问题。2025年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之年,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强化跨专题、跨任务、跨学科交流与综合集成性重大成果产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持续深化青藏高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分享气候变化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积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介绍了亚洲水塔冰川正在快速融化的现状,提出了气候变化下的冰川变化研究需要联合国际科技力量、跨学科合作、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和人民福祉做好决策建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德国森肯伯格研究所、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的7位专家学者也分享了环喜马拉雅气候变化、灾害风险防控、生物多样性、全球联动等方面的成果。

  本次论坛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科学技术部四司、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

  3月28日,2025中关村论坛“环喜马拉雅地球科学国际合作”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十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青藏高原研究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此次论坛聚焦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重大挑战,深入交流了环喜马拉雅地球系统科学的观点、实践与思考。论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时,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致以贺信,为新时代科考工作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第二次青藏科考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为根本遵循,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问题。2025年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之年,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强化跨专题、跨任务、跨学科交流与综合集成性重大成果产出。中国愿与世界各国一道,持续深化青藏高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分享气候变化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积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介绍了亚洲水塔冰川正在快速融化的现状,提出了气候变化下的冰川变化研究需要联合国际科技力量、跨学科合作、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和人民福祉做好决策建议。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德国森肯伯格研究所、巴基斯坦白沙瓦大学、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的7位专家学者也分享了环喜马拉雅气候变化、灾害风险防控、生物多样性、全球联动等方面的成果。本次论坛由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主办,科学技术部四司、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承办。论坛现场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