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博物馆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记录着当地历史发展进程,反映了文化、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变迁,对塑造和提升地方形象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广西博物馆与时俱进,在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彰显“博物馆力量”。进入发展新阶段,广西博物馆应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立足区情实际,通过推动非遗博物馆发展、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和推动博物馆进景区、下乡村等举措,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扩大博物馆辐射面,为文化旅游强区建设赋能添彩。

  凸显民族特色,推动非遗博物馆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博物馆是征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研究、展览、传播、教育的机构。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博物馆工作对象也随之由“文物、标本”扩展为“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类博物馆(展览馆)应运而生。广西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世居民族,“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一向为人称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发展非遗类博物馆(展览馆),可以扬广西文化资源优势之长。2023年12月,广西首个大型综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在北海市合浦县开馆,目前共有21个非遗传承保护单位或工作室入驻,涵盖贝雕、角雕、银雕、木雕、陶瓷等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精品荟萃。下一步,广西有必要总结推广海丝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掘本土非遗资源,打造一批特色非遗类博物馆(展览馆),为广西增添更多亮丽的文化地标。

  运用先进技术,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工作,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近年来,空前发展的科学技术为博物馆活起来提供了有力抓手,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创新典范。比如,故宫博物院运用高科技互动艺术打造《清明上河图3.0》,在360度的全息立体空间中还原北宋的人文生活图景;上海自然博物馆运用增强现实技术,让观众可以目睹恐龙标本的“复活”。广西目前也成功打造了“广旅·元境空间”、“寻迹之山海经·南宁站”光影展、清明上河图科技艺术沉浸特展、大美武宣沉浸式数字绘卷等智慧文旅项目,形成良好反响。全区各地博物馆要顺应时代潮流,敢于向科技要动能,积极运用AR、VR、裸眼3D、元宇宙等前沿技术,创新展陈形式,打造沉浸式场景,增设互动体验区,让静止的文物藏品动起来,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让广大观众在新奇有趣的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同时,结合丰富的文旅资源,通过数字化、沉浸式的表达,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新业态,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加大文旅融合,推动博物馆进景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博物馆是文化遗产汇集的宝库,是地方文化展示的橱窗,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广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走进景区和产业聚集区,融入旅游和相关产业发展。刘三姐文化印象博物馆走进实景演艺景区,为世界首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升级发展赋能;桂花文化体验馆在桂花公社景区诞生,生动展示了桂花文化的独特魅力;柳州螺蛳粉博物馆在柳州螺蛳粉产业园问世,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螺蛳粉的前世今生。这些博物馆以“深接地气”的亲和力,俘获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心,聚集了人气热度,孕育了发展新动能,对当地旅游及相关产业升级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进入新阶段,广西要总结发展经验,深入推进“文化润景”“景区焕新”工程,选择一批客流量较大的重点景区,或挖掘或引进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一批景区博物馆(展示馆、体验馆),为景区注入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注入文化力量,推动博物馆下乡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解决乡村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具有重要作用。博物馆是文化下乡的重要力量,在文化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广西各大博物馆发挥自身优势,在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培养乡村人才、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乡村产业转型等方面积极探索,走出一条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的白山村村史馆是“博物馆下乡”涌现的典型案例。白山村曾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经济文化发展一向滞后。2017年,对口帮扶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以兴建村史馆为突破口,为白山村发展注入文化力量。2019年10月,白山村村史馆建成开馆,引得一拨又一拨村民前来参观。实践证明,村史馆给村民带来了文化自信,大家的精气神不一样了,致富奔小康的劲更足了,也更关心公共事务了。下一步,广西可以统筹全区博物馆力量,利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等场地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村级博物馆(村史馆),引导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油助力。

  走进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览区,“人形机器人先锋阵列”令人眼前一亮。7月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拍摄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开源公版机“青龙”。

  7月5日6时49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天绘五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根据新路线图,ITER规划目标保持不变,但氘-氚聚变实验阶段开始时间将推迟到2039年,由此产生的额外成本达50亿欧元。

  7月4日,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近一年来,广西发现新物种48个。不断发现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拓展了新空间。

  最终,“智慧应县木塔”体验应用还原复刻木塔一至五层五大探索场景,实现了模拟登塔、艺术还原、古今融合等突破。

  一件出土于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的人肋骨化石,将丹尼索瓦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刷新至距今约4万年。该研究由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共同主导,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上海宣言》。

  7月1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的储存环完成全环真空闭环,标志着储存环全环贯通,进入联调阶段。

  据介绍,嫦娥七号任务已经遴选了6台国际载荷;嫦娥八号任务向国际社会提供约200公斤的载荷搭载空间,已收到30余份合作申请。

  自黄河站2004年建站以来,中国科研人员持续监测北极环境变化,收集冰川、陆地生态、海洋生态、空间物理等方面的数据。

  专家提醒,对于一些气道高敏、有哮喘病史的孩子,这类刺激性气体可能会诱发气道痉挛,引发哮喘,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急性肺水肿。

  连日来,我国北方持续受到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影响。河北中部、山东西北部、新疆吐鲁番等地接连出现了40℃至43.3℃的极端高温,同时,我国山东、河北、天津、江苏等地的27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也突破了6月上旬的极值

  “极地”号是由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2日消息,目前,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80后”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二次出舱活动。

  “野外踏青也可点外卖,几分钟就能送到!”在四川成都彭州市郊外山区深处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验基地,谭晓雪打开“送吧空运”手机小程序,点了一杯咖啡。不到十分钟,一架无人机稳稳降落在面前的平台,打开货箱,一杯咖啡安放其中。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4日开幕,今年大会出现不少“新面孔”,大模型带动下的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市场上找到落地方案。

  该同传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正来自于不久前获得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