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在这里开花结果”张洪真让口号变现实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17日电(尹佳徽)“良医有情解病”“医术精湛见奇效”“患者康复感恩有你”……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卫生院的中医科仅开展一年,锦旗便挂满了墙,每一面锦旗都在讲述着动人的故事,见证着援疆中医张洪真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
张洪真出身于中医世家,是济宁邹城市石墙镇古路口卫生院副院长,2023年5月加入济宁援疆队伍,到英吉沙县乔勒潘乡卫生院担任院长。
初到乔勒潘乡卫生院,中医在这里还是一片空白,张洪真的工作先从把脉问诊,联系设备找中药柜子、中药开始……“刚开始患者在我这里开好处方,去其他医院拿药。”张洪真说,第一个月每天只有一两个患者,这让在原单位忙到没空睡觉的他,特别不适应。
“有个患有癫痫病的孩子以前一天犯两三次病,现在好久没犯了。”“住在加油站那腿脚不便的老人,现在能自己上楼梯了。”“一出租车驾驶员的孩子,每次感冒,拖的时间很长,他开了两块钱的药就能治好。”……通过获益患者的口口相传,第二个月患者量就开始猛增,不到半年的时间,便有周边县市区居民慕名求诊,中医馆已出现了夜间排队取号现象,张洪真每天的接诊量达到百余人,在当地掀起了中医诊疗热潮。
面对日益增加的患者,现有的药物储备、设备数量、医疗人员都频频告急,为了更好服务当地群众,张洪真第一时间把困难汇报到济宁援疆指挥部,在援疆指挥部的积极协调下,后方援助价值5万元的煎药机、中频电治疗仪、电刀、冷藏柜、冰箱等医疗设备,英吉沙县卫健委从其他医疗机构调配煎药机2台,新购置药斗2组,配备中药饮片240余种,支持乔勒潘乡卫生院发展中医药,成立“中医馆”。
“抓药、熬药看着不难,但却需要有耐心、有责任心的人,现在各个环节的人选都已培养出来,接下来就需要让他们加强学习,接着带徒弟。”张洪真深知,自己的援疆时间有限,为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他一边完成日常诊疗工作,一边开展调研,并结合自身专长优势,让科室人员熟悉新概念、掌握新技术,不断充实医院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