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过台海赖清德讲话称:愿和大陆交流但是有一个前提!
9月12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在两艘导弹驱逐舰的护航下,首次穿越台湾海峡,奔赴南海开展科研试验和训练任务。
这一消息经由日本防卫省和中国官方渠道确认后,立即引发两岸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福建舰此次航行未悬挂代表“试航”的信号旗,表明这可能是其正式服役前的最后一次海试。
几乎与此同时,赖清德再次向大陆喊话,表示愿意与大陆交流对话,但设置了特定前提条件。两件事时间上的接近性,留给外界无限遐想。
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的选择具有高度象征意义,台湾海峡作为中国大陆与台湾岛之间的重要海域,地理位置极为敏感。
福建舰选择在两艘护航舰的保护下穿越这一海域,明显是在释放一种强烈信号:解放军有能力在这一关键区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与以往八次海试不同,福建舰此次未悬挂代表“试航”的RU1信号旗,而仅悬挂了“舷号18舰船”的18Y信号旗。这一细节表明,这次航行并非简单的海试,而是有更明确的目标,进一步印证了其服役的可能性。
海军研究院专家李剑指出,福建舰在上海建造完成,东海海域水深及海况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全面测试要求。
而南海海域水深足够、海况复杂,更适合开展系统性的航母试验与训练。从地理位置看,经由台湾海峡前往南海是最高效、合理的正常航线选择。在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的几乎同一时间,赖清德再次向大陆发出所谓“对话请求”。
他声称两岸应以“交流取代围堵,对话取代对抗”,表示愿意和大陆展开交流合作。但这些表面友好的言辞背后,赖清德却设置了三个前提条件。
他要求两岸交流的同时也要维护台岛所谓的“主权”和“民主自由”;“愿意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和大陆展开交流合作;双方要“理解、谅解、尊重”彼此的“立场”。这些条件字字都没提到“台独”,但处处都在暗示“台独”立场。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早已揭穿赖清德的虚伪嘴脸,指出他“口口声声说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实则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宣扬分裂言论,蓄意破坏台海和平”。
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之际,美英军舰也有了动作。9月12日,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和英国“里士满”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进行了滋扰挑衅。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表示,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对其过航行动全程跟监警戒,有效应对处置。
美英军舰紧随福建舰之后通过台湾海峡,显示出高度的时效性。美英方面称此为“例行通过”,旨在维护“航行自由”。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海军定期派舰通过台湾海峡,旨在挑战中国对海峡的“主权主张”,并向台湾提供“安全保障”。
英国海军的参与,体现了“五眼联盟”框架下的美英合作扩展,显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联合遏制”。此次行动紧随福建舰之后,可能意在“对等回应”,防止中国在海峡建立“事实控制”。
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福建舰的“首次远航秀”表明距离其正式入列的日子越来越近,中国的“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与其他两艘航母相比较,福建舰的综合作战能力更强。
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弹射型航母,排水量约8万吨,配备电磁弹射系统,代表了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从滑跃式向弹射式的技术跃升。
福建舰加入海军序列后,意味着中国海军航母编队将进入三航母时代。与山东舰和辽宁舰协同作战的潜力,将显着提升解放军在南海的作战能力。
未来,多航母编队的训练与部署或将成为常态,为维护国家主权和地区稳定提供更强大的支撑。福建舰的服役进程,引发了周边国家的高度关注。9月11日,日本防卫省就发布消息称,在钓鱼岛以西的海域,日本海上自卫队发现福建舰以及随行的两艘护卫舰。
与过去常见的“全程监视”言辞不同,台湾官方对此次福建舰的过境未作公开评论,反映出岛内对大陆军事力量提升的深刻认知,“以武拒统”的幻想正在瓦解。
台湾知名战略学者雷倩近日表示,两岸一战恐怕难以避免。她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八次统一,没有哪一次是不打仗的。
所以如果冲突在所难免,那现在两岸就应该寻求让冲突时间越短越好,让伤亡越小越好。这位台湾学者还建议,大陆可以率先表态,由于在解放战争时期,没有跟国民党签署停战协议,声明未来统一之战是内战延续。
但国台办已多次重申,只要民进党当局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两岸协商谈判的大门随时可以打开。大陆将继续致力于维护两岸同胞权益、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两岸能否重启对话,关键在于民进党当局是否承认“九二共识”。否则,无论“陆委会”主委或海基会董事长如何更替,两岸对话都难以实现实质性进展。
福建舰驶向南海,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将舰载机送上蓝天。而赖清德那句“愿意交流”的背后,那份坚持所谓“前提”的执念,能持续多久?
东部战区已经用行动表明:中国军舰在有关海域的活动完全符合国内法和国际法。海峡两岸之间,那道无形的界限,正在被不断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