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于近日起施行的《深圳市政务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应用专项资金操作规程》,明确市政务和数据主管部门每年设置最高5000万元作为政务人工智能开放场景应用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开放及应用。

  根据几个月前印发的《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将扩大开放“城市+AI”应用场景,围绕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教育教学、医疗服务、文化旅游在内的五大政务领域,每年开放100个以上应用场景。此次专项资金的设置,就是该行动计划在操作层面上的一次落地。

  这显示出了深圳“AI应用,政务先行”的清晰路径。政府及事业单位是AI应用的重要推手。比如,2月22日,深圳正式上线试运行全国首个面向公众的实用型政务服务大模型——AI政务助手“深小i”,实现了全市域、全场景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经实测,“深小i”在政务办事领域,一次解答精准率近90%,远超人工客服服务能力。

  而专项资金的设计,体现了精准施策的治理智慧。深圳瞄准“场景开放”这一关键环节,通过资金杠杆撬动技术与企业、政府与市场的多方协作,有助于催生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场景。毕竟,人工智能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具体场景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以场景开放促创新,这样一种“场景驱动”的模式,可避免陷入“重投入、轻实效”的误区,避免技术开发的“空转”。

  更进一步说,政务AI的每一次突破,都是技术向善的生动诠释。它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用技术之“智”赋能治理之“善”。当政务AI越来越多地“长”进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将更好地传递这样一种理念:技术必须服务于人,而非让人适应技术。从这个角度看,政务AI的探索,空间广阔。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