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金观平:分类施策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
日期:2024-08-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67
今年以来,我国中小银行改革提速,省联社改革“一省一策”显成效,不少村镇银行改成支行。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化险工作提出,要采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搞“一刀切”。
我国中小银行体量庞大,70%以上的法人机构在县域。推动分布广泛的中小银行改革,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系数高。眼下,有的中小银行在重组其支行机构,但如果仅仅是换个牌子继续展业,并不能触及和解决深层次矛盾,改革成色也将打折扣;有的银行机构由于没有平衡好服务和盈利关系,加之公司治理能力较弱,粗放式经营不但造成自身业务转型困难,也放大了区域金融风险。
中小银行面临的困难问题各不相同,决定了改革不能搞“一刀切”。每家机构有其自身特点,且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一刀切”不利于切实解决问题。因此,中小银行改革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机构特点,分类施策,找到推进改革的有效方法,实现创新发展。
要坚持“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的原则,强化不同区域、不同银行机构的行为监管。监管部门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细化制度安排,推动不同区域金融机构改革。要引导质弱的中小机构进行兼并重组,在区域内减少同质化竞争,净化金融市场生态,使之加快焕发新动能。
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牛鼻子。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这就要求严把大股东、高管等准入资格,严查资本金来源,加强持续监管、穿透式监管,严格控制关联交易、大股东操纵,真正把板子打准、打痛。进一步看,还要坚持风险问题打早打小,从源头上防范新增风险。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