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当前位置:返回首页

  追溯其源头,中国的国,本来是城池的意思。新石器时代,一个部落一旦发展为城市,他们就会开始筑起城墙,组建军队,同时也建立起庞大的国家机构,这便是国家的雏形。

  当夏朝崛起后,由于其强大的综合实力,伊洛河流域便逐渐成为了天下的中心。夏朝的都城,便被誉为中国,指的是最中央的城市,天下的中心。即便是后来的朝代更迭,历代君主仍然没有更改过“中国”的含义。这个从陕西宝鸡1963年出土的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就可以看出,周武王有多想定都到洛阳。

  只是,周武王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最后还是周公在洛阳建立东都后,才让洛阳再次成为“天下之中”。从此,“中国”所包含的范围就扩大到了整个王城方圆千里的区域。

  夏朝分封制的推行,使得华夏文化从夏朝王都地区散播到了各地。夏朝人在外封国,都会自称为华夏。他们更是自称为“中国人”。逐渐地,“中国”的地域概念演变为了华夏民族生活的区域。

  春秋战国时期,戎狄侵扰,华夏诸侯国危机四伏。然而,正是这样的危机,促使华夏民族更加团结,共同抵御外侮。此时,中国的概念已逐渐演变为华夏民族生活的区域,成为了民族自豪的象征。

  自秦汉至唐宋,中国一词逐渐成为了华夏、汉的代称,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元朝时期,蒙古人虽征服天下,但在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中,亦自称中国,显示了其对于正统地位的追求。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更是以恢复中国为己任,驱除鞑虏,光复汉室。

  到了清朝,中国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升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将中国等同于天下四海之内,即清朝统治的疆域。自此,中国一词完全脱离了地理概念,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正式称谓。

  从地域概念到国家概念,中国的演变,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辉煌。如今,我们骄傲地称自己为中国人,这份自豪,源于千年历史的沉淀与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关键字: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